Template和JSP技术应用
Template和JSP技术应用
一、起源与现状: 关于Template和JSP的起源还要追述到Web开发的远古年代,那个时候的人们用CGI来开发web应用,在一个CGI程序中写HTML标签。
在这之后世界开始朝不同的方向发展:sun公司提供了类似于CGI的servlet解决方案,但是无论是CGI还是servlet都面对同一个问题:在程序里写html标签,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明智的解决方案。于是sun公司于1999年推出了JSP技术。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以PHP和ASP为代表的scriptlet页面脚本技术开始广泛应用。
不过即便如此,问题并没有结束,新的问题出现了:业务和HTML标签的混合,这个问题不仅导致页面结构的混乱,同时也使代码本身难以维护。
于是来自起源于70年代后期的MVC模式被引入开发。MVC的三个角色:Model——包含除UI的数据和行为的所有数据和行为。View是表示UI中模型的显示。任何信息的变化都由MVC中的第三个成员来处理——控制器。
在之后的应用中,出现了技术的第一次飞跃:前端的显示逻辑和后端的业务逻辑分离,COM组件或EJB或CORBA用于处理业务逻辑,ASP、JSP以及PHP被用于前端的显示。这个就是Web开发的Model 1阶段(页面控制器模式)。
不过这个开发模式有很多问题:
1. 页面中必须写入Scriptlet调用组件以获得所必需的数据。
2. 处理显示逻辑上Scriptlet代码和HTML代码混合交错。
3. 调试困难。JSP被编译成servlet,页面上的调试信息不足以定位错误。
这一切都是因为在Model 1中并没有分离视图和控制器。完全分离视图和控制器就成了必须。这就是Model 2.它把Model 1中未解决的问题——分离对组件(业务逻辑)的调用工作,把这部分工作移植到了控制器。现在似乎完美了,不过等等,原来的控制器从页面中分离后,页面所需的数据怎么获得,谁来处理页面显示逻辑?两个办法:1. 继续利用asp,php或者jsp等机制,不过由于它们是运行在web环境下的,他们所要显示的数据(后端逻辑产生的结果)就需要通过控制器放入request流中;2. 使用新手法——模板技术,使用独立的模板技术由于脱离的了web环境,会给开发测试带来相当的便利。至于页面所需数据传入一个POJO就行而不是request对象。
模板技术最先开始于PHP的世界,出现了PHPLIB Template和FastTemplate这两位英雄。不久模板技术就被引入到java web开发世界里。目前比较流行的模板技术有:XSTL,Velocity,JDynamiTe,Tapestry等。另外因为JSP技术毕竟是目前标准,相当的系统还是利用JSP来完成页面显示逻辑部分,在Sun公司的JSTL外,各个第三方组织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Taglib,一个代表是struts tablib.
二、模板技术分析:
模板技术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一个占位符动态替换技术。一个完整的模板技术需要四个元素:0. 模板语言,1. 包含模板语言的模板文件,2. 拥有动态数据的数据对象,3. 模板引擎。以下就具体讨论这四个元素。(在讨论过程中,我只列举了几个不同特点技术,其它技术或有雷同就不重复了)
1. 模板语言:
模板语言包括:变量标识和表达式语句。根据表达式的控制力不同,可以分为强控制力模板语言和弱控制力模板语言。而根据模板语言与HTML的兼容性不同,又可以分为兼容性模板语言和非兼容性模板语言。
模板语言要处理三个要点:
1. 标量标记。把变量标识插入html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使用类似html的标签;另一种是使用特殊标识,如Velocity或者JDynamiTe;第三种是扩展html标签,如tapestry.采用何种方式有着很多考虑,一个比较常见的考虑是“所见即所得”的要求。
2. 条件控制。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某物流陪送系统中,物品数低于一定值的要高亮显示。不过对于一个具体复杂显示逻辑的情况,条件控制似乎不可避免。当你把类似于<IF condition=“$count <= 40”><then><span class=“highlight”>count </span></then></IF>引入,就象我们当初在ASP和PHP中所做得一样,我们将不得不再一次面对scriptlet嵌入网页所遇到的问题。我相信你和我一样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得的编写方式。实际上并非所有的模板技术都使用条件控制,很多已有的应用如PHP上中的以及我曾见过一个基于ASP.NET的应用,当然还有Java的JDynamiTe.这样网页上没有任何逻辑,不过这样做的代价是把高亮显示的选择控制移交给编程代码。你必需做个选择。也许你也象我一样既不想在网页中使用条件控制,也不想在代码中写html标记,但是这个显示逻辑是无可逃避的(如果你不想被你的老板抄鱿鱼的话),一个可行的方法是用CSS,在编程代码中决定采用哪个css样式。特别是CSS2技术,其selector机制,可以根据html类型甚至是element的attributes来apply不同的样式。
3. 迭代(循环)。在网页上显示一个数据表单是一个很基本的要求,使用集合标签将不可避免,不过幸运的是,它通常很简单,而且够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PHP的模板技术和JDynamiTe技术利用html的注释标签很简单的实现了它,又保持了“所见既所得”的特性。
下面是一些技术的比较:
Velocity |
变量定义:用$标志 表达式语句:以#开始 强控制语言:变量赋值:#set $this = "Velocity" 外部引用:#include ( $1 ) 条件控制:#if …. #end 非兼容语言 |
JDynamiTe 变量定义:用{}包装 表达式语句:写在注释格式(<!-- à)中 弱控制语言 兼容语言 |
XSLT 变量定义:xml标签 表达式:xsl标签 强控制语言:外部引用:import,include 条件控制:if, choose…when…otherwise 非兼容语言 |
Tapestry 采用component的形式开发。 变量定义(组件定义):在html标签中加上jwcid 表达式语句:ognl规范 兼容语言 |
2. 模板文件:
模板文件指包含了模板语言的文本文件。
模板文件由于其模板语言的兼容性导致不同结果。与HTML兼容性的模板文件只是一个资源文件,其具有良好的复用性和维护性。例如JDynamiTe的模板文件不但可以在不同的项目中复用,甚至可以和PHP程序的模板文件互用。而如velocity的非兼容模板文件,由于其事实上是一个脚本程序,复用性和可维护性大大降低。
3. 拥有动态数据的数据对象:
模板文件包含的是静态内容,那么其所需的动态数据就需要另外提供。根据提供数据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3种:
1. Map:利用key/value来定位。这个是最常见的技术。如velocity的VelocityContext就是包含了map对象。
Example.vm:
Hello from $name in the $project project.
Example.java:
VelocityContext context = new VelocityContext();
context.put("name", "Velocity");
context.put("project", "Jakarta");
2. DOM:直接操作DOM数据对象,如XSLT利用XPath技术。
3. POJO:直接利用反射取得DTO对象,利用JavaBean机制取得数据。如Tapestry。
4. 模板引擎:
模板引擎的工作分为三步:
1. 取得模板文件并确认其中的模板语言符合规范。
比如velocity,确定#if有对应得#end等。Xml+xslt的模型中,xml文件标签是否完整等。在完成这些工作后,模板引擎通常会把模板文件解析成一颗节点树(包含模板文件的静态内容节点和模板引擎所定义的特殊节点)。
2. 取得数据对象。
该数据对象一般通过程序传递引用实现。现有的大量框架在程序底层完成,处理方式也各自不同,有两种技术分别为推技术和拉技术。推技术:controller调用set方法把动态数据注入,模板引擎通过get方法获得,典型代表:Struts;拉技术:模板引擎根据配置信息,找到与view对应的model,调用model的get方法取得数据,典型代表:Tapestry。
3. 合并模板文件(静态内容)和数据对象(动态内容),并生成最终页面。
合并的机制一般如下,模板引擎遍历这颗节点树的每一个节点,并render该节点,遇到静态内容节点按正常输入,遇到特殊节点就从数据对象中去得对应值,并执行其表达式语句(如果有的话)。
以下详细说明:
Velocity |
Template template = Velocity.getTemplate("test.wm"); Context context = new VelocityContext(); context.put("foo", "bar"); context.put("customer", new Customer()); template.merge(context, writer); 当调用Velocity.getTemplate 方法时,将调用ResourceManger的对应方法。 ResourceManger先查看该模板文件是否在cache中,如果没有就去获取,生成resource对象并调用process()方法,确定该模板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在内存中生成一个Node树。 当调用template.merge()时,遍历这颗Node树,并调用每个Node的render方法。对于模板中的变量和对象Node,还将调用execute()方法,从context中取得value。 注:ResourceManger在runtime\resource包下,Node在runtime\parser\node包下 |
Tapestry |
Tapestry比较麻烦,先介绍一下http请求的处理过程。 当httprequest请求到达时。该请求被ApplicationServlet捕获,随后ApplicationServlet通过getEngine取到对应的Engine,通过该engine的getService拿到对应的service,调用其service方法执行http请求。 每个service通过RequestCycle对象的getPage方法取得Page对象,并将其设置为该Cycle对象的active Page。之后service调用renderResponse方法执行输出。 renderResponse调用page的getResponseWriter(output)取得writer对象,并把它传给cycle.renderPage(writer)方法,该方法调用page的renderPage方法。 Page执行renderPage时,首先判断是否有listener的请求,如果有则处理listener请求;然后调用BaseComponentTemplateLoader的process方法把模板文件载入并形成一个component节点树,依次执行节点的renderComponent方法。 每个component对象将通过ongl的机制取得对象属性。并把该值写入输入流。 例如:insert component protected void renderComponent(IMarkupWriter writer, IRequestCycle cycle) { if (cycle.isRewinding()) return; Object value = getValue(); if (value == null) return; String insert = null; Format format = getFormat(); if (format == null) { insert = value.toString(); } else{ try{ insert = format.format(value); } catch (Exception ex) { throw new ApplicationRuntimeException( Tapestry.format("Insert.unable-to-format",value),this, getFormatBinding().getLocation(), ex); } } String styleClass = getStyleClass(); if (styleClass != null) { writer.begin("span"); writer.attribute("class", styleClass); renderInformalParameters(writer, cycle); } if (getRaw()) writer.printRaw(insert); else writer.print(insert); if (styleClass != null) writer.end(); // <span> } getValue为取得insert的value属性。 |
三、JSP技术分析
1. JSP技术:
JSP,一个伪装后的servlet。web server会对任何一个jsp都生成一个对应jsp类,打开这个类,就会发现,jsp提供的是一个代码生成机制,把jsp文件中所有的scriptlet原封不动的copy的到生成的jsp类中,同时调用println把所有的html标签输出。
Test.jsp: <html> <head><title>jsp test</title></head> <body> <table width="226"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r><td><font face="Arial" size="2" color="#000066"> <b class="headlinebold">The jsp test file</b> </tr></td> </font> </table> <body> </html> |
Test_jsp.java: package org.apache.jsp; import javax.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 import javax.servlet.jsp.*; import org.apache.jasper.runtime.*; public class Test _jsp extends HttpJspBase { private static java.util.Vector _jspx_includes; public java.util.List getIncludes() { return _jspx_includes; } public void _jsp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JspFactory _jspxFactory = null; javax.servlet.jsp.PageContext pageContext = null; HttpSession session = null; ServletContext application = null; ServletConfig config = null; JspWriter out = null; Object page = this; JspWriter _jspx_out = null; try { _jspxFactory = JspFactory.getDefaultFactory();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ISO-8859-1"); pageContext = _jspxFactory.getPageContext(this, request, response, null, true, 8192, true); application = pageContext.getServletContext(); config = pageContext.getServletConfig(); session = pageContext.getSession(); out = pageContext.getOut(); _jspx_out = out; out.write("<html>\r\n"); out.write("<head><title>jsp test</title></head> \r\n"); out.write("<body>\r\n"); out.write("<table width=\"226\"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r\n "); out.write("<tr><td><font face=\"Arial \" size=\"2\" color=\"#000066\"> \r\n\t "); out.write("<b class=\"headlinebold\">The jsp test file"); out.write("</b>\r\n\t "); out.write("</tr></td></font>\r\n\t "); out.write("</table>\r\n"); out.write("<body>\r\n"); out.write("</html>"); } catch (Throwable t) { out = _jspx_out; if (out != null && out.getBufferSize() != 0) out.clearBuffer(); if (pageContext != null) pageContext.handlePageException(t); } finally { if (_jspxFactory != null) _jspxFactory.releasePageContext(pageContext); } } } |
2. Taglib技术:
Taglib作为jsp之上的辅助技术,其工作本质依托与jsp技术,也是自定义标签翻译成java代码,不过这次和jsp略有不同,它还要经过几个过程。
先来看一下,实现一个tag的2个要点:
1. 提供属性的set方法,此后这个属性就可以在jsp页面设置。以jstl标签为例 c:out value=""/,这个value就是jsp数据到tag之间的入口。所以tag里面必须有一个setValue方法,具体的属性可以不叫value。例如setValue(String data){this.data = data;}。这个“value”的名称是在tld里定义的。取什么名字都可以,只需tag里提供相应的set方法即可。
2. 处理 doStartTag 或 doEndTag 。这两个方法是 TagSupport提供的。还是以c:out value=""/为例,当jsp解析这个标签的时候,在“<”处触发 doStartTag 事件,在“>”时触发 doEndTag 事件。通常在 doStartTag 里进行逻辑操作,在 doEndTag 里控制输出。
在处理tag的时候:
0. 从tagPool中取得对应tag。
1. 为该tag设置页面上下文。
2. 为该tag设置其父tag,如果没有就为null。
3. 调用setter方法传入标签属性值tag,如果该标签没有属性,此步跳过。
4. 调用doStartTag方法,取的返回值。
5. 如果该标签有body,根据doStartTag返回值确定是否pop该标签内容。如果要pop其body,则:setBodyContent(),在之后,doInitBody()。如果该标签没有body,此步跳过。
6. 调用doEndTag()以确定是否跳过页面剩下部分。
7. 最后把tag类返还给tagPool。
tag类为: package my.customtags; import javax.servlet.jsp.JspWriter; import javax.servlet.jsp.PageContext; import javax.servlet.jsp.tagext.TagSupport; public class Hidden extends TagSupport{ String name; public Hidden(){ name = "";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elease(){ value = null; } public int doStartTag(){ return EVAL_BODY_INCLUDE;} public int doEndTag() throws JspTagException{ try{ pageContext.getOut().write(", you are welcome"); } catch(IOException ex){ throw new JspTagException("Error!"); } return EVAL_PAGE; } } Jsp页面: <my:hidden name="testname"/> 生成的jsp代码: my.customtags.Hidden _jspx_th_my_hidden_11 = (my.customtags.Hidden) _jspx_tagPool_my_hidden_name.get(my.customtags.Hidden.class); _jspx_th_my_hidden_11.setPageContext(pageContext); _jspx_th_my_hidden_11.setParent(null); _jspx_th_my_hidden_11.setName("testname"); int _jspx_eval_my_hidden_11 = _jspx_th_my_hidden_11.doStartTag(); if (_jspx_th_my_hidden_11.doEndTag() == javax.servlet.jsp.tagext.Tag.SKIP_PAGE) return true; _jspx_tagPool_my_hidden_name.reuse(_jspx_th_my_hidden_11); return false; |
Taglib技术提供两个机制,Body和non-Body导致了taglib的出现了两个分支:Display Tag和Control Tag, 前者在java code中嵌入了html标签,相当与一个web component,而后者则是另一种模板脚本。
四、两种技术方案的比较:
1. 技术学习难易度
模板技术。使用模板技术,第一点就是必须学习模板语言,尤其是强控制的模板语言。于是模板语言本身的友好性变的尤为重要。以下依据友好性,表现力以及复用性三点为主基点比较了一下几种模板技术。
Velocity: Turbine项目(http://jakarta.apache.org/Turbine)采用了velocity技术。 1. 友好性不够。理由: 强控制类型,出现页面显示控制代码和html混合。与Html的不兼容,无法所见即所得。遇到大的HTML页面,从一个 “#if”找到对应的 “#end”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2. 表现力强。理由:强控制语言。 3. 复用性弱。理由:模板脚本和页面代码混合。 |
XSLT Cocoon项目(http://cocoon.apache.org/)采用XML + XSLT的方法。CSDN社区也是采用此方案。 1. 内容和显示风格分离,这点XSLT做的最好。 2. 速度慢。理由:XSLT的使用XPath,由于是要解析DOM树,当XML文件大时,速度很慢。 3. 友好性不够。理由:由于没有HTML文件,根本看不到页面结构、显示风格和内容。XSL语法比较难以掌握,由于没有“所见即所得”编辑工具,学习成本高。 4. 表现力强。理由:强控制语言。 5. 复用性弱。理由:xsl标签和html标签混合。 |
JDynamiTe 1. 表现力中等。理由:弱控制语言。 2. 友好性强。理由:所见即所得的效果。在模板件中的ignore block在编辑条件下可展示页面效果,而在运行中不会被输出。 3. 复用性强。理由:利用html标签。 |
Tapestry 1. 友好性中等。理由:整个Tapestry页面文件都是HTML元素。但是由于component会重写html标签,其显示的样子是否正确,将不预测。 2. 表现力强。理由:强控制语言。 3. 复用性强。理由:扩展了HTML元素的定义。 |
在JSP中大量的使用TagLib,能够使得JSP的页面结构良好,更符合XML格式,而且能够重用一些页面元素。但TagLib的编译之后的代码庞大而杂乱。TabLib很不灵活,能完成的事情很有限。TabLib代码本身的可重用性受到TagSupport定义的限制,不是很好。 另外是,我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是,TagLib的编写本身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事实我个人很反对这种开发方式。
2. 技术使用难易度
模板技术:模板技术本身脱离了Web环境,可以在不启动Web server得情况下进行开发和测试,一旦出错详细的信息易于错误的定位。由于模板引擎的控制,页面中将只处理显示逻辑(尽管其可能很复杂)
JSP技术:工作在Web环境下,开发测试一定要运行web server。此外,一些TagLib能够产生新的标签,页面的最终布局也必须在web环境下才可以确定。测试时出错信息不明确,特别是TagLib得存在,极不容易定位。由于其本质是程序,很容易在其中写入业务逻辑,甚至于数据库连接代码,造成解耦的不彻底。
3. 总结
模板技术更加专注于页面的显示逻辑,有效帮助开发人员分离视图和控制器。在学习,开发和测试都更加容易。
JSP技术本身是一个早期的技术,本身并没有提出足够的方式来分离视图和控制器。相反,我认为其本身是鼓励开发人员不做解耦,因为在JSP代码中插入业务逻辑是如此的容易。
www.zzzyk.com,学习电脑知识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