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像素亮度
在学习本章节内容之前,请务必掌握课程#01中的色彩基础知识。中途加入的读者可以参阅这里:《#1-色彩模式》
通过色彩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象素都有相应的亮度,这个亮度和色相是没有关系的,同样的亮度既可以是红色也可以是绿色,就如同黑白(灰度)电视机中的图像一样,单凭一个灰度并不能确定是红色还是绿色。
所以,像素的亮度和色相是无关的。不能说绿色比红色亮,这是错误的说法。我们可以动手来做一下,使用矩形工具的第三种绘图方式,通过颜色调板〖F6〗的HSB方式将S和B的数值固定,只变化H数值(注意S的数值不能是0%,B的数值不能是0%和100%。否则会得到同样的黑色、白色或灰度色)挑选三种颜色。然后新建一层,用这三种颜色在同一层中画三个矩形。如下图上部分。
接着将这个图层复制并移动到下方,然后使用去色命令【图像>调整>去色】〖CTRL_SHIFT_U〗将图层转为灰度,调出信息调板〖F8〗切换到RGB方式,将鼠标在三个灰度方块上移动,可以看到三个方块的颜色相同。如下图下半部分。
矩形的排列并不需要像上图那么整齐,只要看得出区别就可以了。另外如果忘记有关颜色调板和信息调板的切换方式,可参阅《#01_RGB色彩模式》和《#04_论选区的不透明度》。今后课程中将不再提示。
其实亮度就和灰度差不多,灰度的黑白就如同亮度的明暗,在“色相无关性”方面两者也是一致的,因此灰度也常被用来表示亮度。
那么,将图像转为灰度,就可以看出图像中像素的亮度分布。比如上面使用过的去色命令【图像>调整>去色】〖CTRL_SHIFT_U〗,就可以将图像转为灰度。
注意这句话:“将图像转为灰度”。这其实是不严密的,因为去色命令并不能针对所有图层有效。所以应该说“将图层转为灰度”。事实上色彩调整命令都只能针对单个图层,即使有图层链接或图层组存在也是一样。如果要将整个图像转为灰度,要更改色彩模式【图像>模式>灰度】才能做到。
下面我们将一幅图像转为灰度来看看,如下图。因为只有一个图层,因此使用去色命令即可改变全图。
由于灰度等同于亮度,因此下图右边的灰度图像实际就代表了图像中的像素亮度。Photoshop将图像的亮度大致地分为易做图:暗调,中间调,高光。这是Photoshop很重要的一个理念。画面中较黑的部位属于暗调,较白的部位属于高光,其余的过渡部分属于中间调。
我们知道像素的亮度值在0至255之间,靠近255的像素亮度较高,靠近0的亮度较低,其余部分就属于中间调。这种亮度的区分是一种绝对区分,即255附近的像素是高光,0附近的像素是暗调,中间调在128左右。
请务必要理解了以上的内容后,再往下继续学习。
曲线初识
虽然Photoshop提供了众多的色彩调整工具,但实际上最为基础也最为常用的是曲线。其它的一些比如亮度/对比度等,都是由此派生而来。曲线是Photoshop中最常用到的调整工具,理解了曲线就能触类旁通很多其他色彩调整命令。
在Photoshop中打开如下左图的照片。可以将它转为灰度看看亮度的分布情况(看完后可撤销转换操作)。如下右图。可以看到近处的山体属于暗调区域,天空属于高光区域,远处的山体属于中间调。
现在使用曲线命令【图像>调整>曲线】〖CTRL_M〗,将会看到如下图的设置框,其中有一条呈45°的线段,这就是所谓的曲线了。注意最上方有一个通道的选项,现在我们先选择默认的RGB。
我们经常在音乐播放软件中,或是组合音响调板上见到过音色调整按钮。如下图。向上移动至增强,向下是减弱。声音有高音、中音、低音之分。一般左端控制低音部,右端控制高音部。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思维来看待曲线,Photoshop将图像的暗调中间调和高光通过这条线段来表达。如下图,线段左下角的端点代表暗调,右上角的端点代表高光,中间的过渡代表中间调。
注意左方和下方有两条从黑到白的渐变条。位于下方的渐变条代表着绝对亮度的范围,所有的像素都分布在这0至255之间。渐变条中间的双向箭头作用是颠倒曲线的高光和暗调。为保持一致性我们使用图中默认的左边右白的渐变条。
位于左方的渐变条代表了变化的方向,对于线段上的某一个点来说,往上移动就是加亮,往下移动就是减暗。加亮的极限是255,减暗的极限是0。因此它的范围也属于绝对亮度。
注意曲线设置框右下角的“预览”选项需勾选。然后在线段中间点击,会产生一个控制点,然后往上拖动如下左图的位置。就会看到图像变亮,如下右图。通过勾选或取消“预览”可以比较调整前后的效果。“预览”右边有一个带下划线的字母P,这就是快捷键。相应的还有载入快捷键L和存储快捷键S等。凡是出现此类带下划线的字母,都可以按下键盘上相应的按键来开启或关闭某项功能。不过它们只在曲线设置框出现时有效。并不是针对全局的快捷键。针对全局的快捷键一般都是F4、F5这样或用CTRL/ALT/SHIFT组合的字母键。
那么为什么这样改变会变亮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如下图,假设线段上有abc三点,结合前面的知识可以知道a是图像中较暗的部分,c是较亮的,b位于两者中间。经过调整后都往Y轴上方移动了一段距离。由于往上移动等同于加亮,所以综合起来就是:较暗部分加亮,中间部分加亮,较亮部分加亮。图像看起来当然变亮了。
别满足于此,再仔细看一下。abc三点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不同,b较远而a和c较近。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三点加亮的程度不同。
将思路扩展一下来看,位于中间调的b增加幅度最大,而靠近暗调的a和靠近高光的c增加的幅度相对小些。这意味着:原图中越暗或越亮的部分,加亮的幅度越小。
位于曲线两端的点并没有移动,这意味着:如果原图中有些地方是纯黑或纯白的,那么它们并没有被加亮。不过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范例图像中没有纯黑和纯白的像素。至于我为什么会知道,稍后解释。
为了验证上面的理论,我们将改变前后的两幅图像放在一起,并且定下高光区域、暗调区域和中间调区域,如下图。12是高光,34为中间调,56为暗调。将信息调板〖F8〗切换为HSB方式,用鼠标比较一下12、34、56的亮度值,即B的数值。看看有什么变化。
为了更直观地比较,我们可以使用颜色取样器工具〖I或SHIFT_I〗,在图中顺序点击1234处,就会在信息调板中看到4个取样点(也称为采样点)的颜色值。将它们都转为HSB方式,大致如下图。注意颜色取样器工具的热点在吸管的尾部,也就是光标的左下角,如果不适应,可按下大小写转换键〖Caps Lock〗切换到十字光标方式。
颜色取样器工具和吸管工具两者的图标很接近,注意区别不要混淆。吸管工具是,颜色取样器工具是。
现在比较一下12的亮度,分别是87%和95%,增加了8%。比较一下34的亮度,分别是57%和78%,增幅为21%。
由于一次最多只能有4个取样点,如果需要其它地方的数据,可使用颜色取样器工具移动现有的取样点位置。大家可以将34点上的采样光标移动到56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大概也是8%左右的增幅。
通过上面的实际比较,验证了前面我们根据曲线变化所做的推理。即暗调和高光部分变化的幅度小,中间调变化的幅度大。
再深化一下来看下图,其实从中我们就可以得到abc三点变化前后大概的B数值,而不必依赖取样器。
我们知道X轴数值代表原图绝对亮度,Y轴代表调整后绝对亮度,那么观察b点在X轴和Y轴的起始位置,均为50%。这代表“原50%后50%”,就是没有变化。在加亮后b点的Y轴位置大约是71%至73%左右。这代表“原50%后71%”,换句话说,原图中50%亮度的像素,在调整后应为71%至73%左右。大家可以分别比较两图中的143,144坐标处。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c点,应该是“原75%后87%”。调整后大约位于86%至89%。可以分别比较两图的253,125坐标处。
仔细看a点在Y轴上升的距离,其实和c点并不相等,比c略大一些。应该是“原25%后40%”,大约是39至41%左右。可分别比较两图的366,260坐标处。
在没有调整过的原图像上四处游走,注意信息调板中的B数值,会发觉最高的亮度在90%左右。在调整后的图像上游走,会发现最高的亮度在96%左右。这说明在调整之前和之后,图像中都没有最亮(即B值为100%,也就是纯白)的像素存在。可以通过增加调整的幅度让它出现。
我们可以将信息调板放在一个不会被其他东西遮挡的地方,然后使用曲线调整,在调整时将鼠标移到图像中,信息调板就会出现两组数值,中间用“/”分隔,左边的是调整前数值,右边的是调整后的数值。如下图。在坐标487,29处,亮度从89%提升到了100%。此时如果确认曲线调整,这个地方就是纯白了。
信息调板的这种参数比较功能,也适用其他种类的色彩调整方式,是非常方便的。因此一般将信息调板放置于界面的边角方便察看。
当然,大部分时候都是凭眼力去判断整体效果是否合适,需要这样精准追求局部效果的机会并不多。但是了解这种方式对深化认识色彩原理还是有好处的。
虽然使用B的百分比数值来表示和对比亮度较为直观和方便,但是大家心里要记住,这个百分比基于一个亮度的基础数值,这个数值就是256。这个原理在本课第一节就已经提到过了。也就是说,我们在上面得到的那些B的百分比值,如果要对应为实际的亮度级别,就应该乘上256。如下图。
还要记住一个问题,色阶的总数是256级,但最高的数值是255。这个原理我们早在课程#01中就提到过了。
前面我们推理abc三点改变幅度的时候,用的单位都是百分比,那是为了和HSB中的B数值对应起来。其实曲线设置框中本身就有一个色阶数值,当鼠标在曲线框格中移动的时候,左下角就会出现一组动态数值。如下左图。
当在曲线上确立一个点后,输入和输出就指示着目前所选中的点。如下右图。其中的输入表示变化前色阶值,输出则表示变化后的色阶值。可以直接输入数字进行精确的调整定位。此时两个数值不再随着鼠标移动而变化,如果要恢复动态数值,可用鼠标在远离曲线的位置(如下右图鼠标处)点击一下即可。如果距离曲线太近光标会变为十字箭头,点击会增加曲线控制点。
前面我们推理过b点的变化幅度为“原50%后71%”,两者换算为色阶分别是256×50%=128,256×71%=182(近似)。可以看出和下右图中的数值是差不多的。其中的误差主要是因为71%是依靠目测得出的大概位置。
大家也许不明白我为何要这样绕一个弯,而不在开始部分就引入色阶?刚才已经解释过了,是为了和HSB色彩模式中的B值对应起来。那为什么要和B值对应呢?因为在实际使用中,用信息调板来查看亮度是较为方便的。而信息调板中没有色阶方式,最好的亮度测量方式就是HSB中的B值。
在理解了曲线上升能够加亮图像的原理后,应该也就可以明白:如果曲线下降,将会减暗图像。这里就不再重复介绍了,免得有虚增字数之嫌。
曲线与直方图
前面我很肯定地说图像中没有纯黑或纯白像素。那么我是如何得知的呢?
那是因为我眼力比较好,因此可以一眼判断出来!呵呵,开个玩笑,肉眼是不可能那么准确的。我是凭借直方图调板来判断的。
直方图默认是和信息调板组合在一起的,也可以从【窗口>直方图】调出。大致如下左图。点击圆三角按钮,选择“扩展视图”和“显示统计数据”,在“通道”中选择亮度。将会看到如下右图的样子。
注意有些版本的Photoshop直方图显示存在错误,不能完全显示色阶范围。请先行检查并修复错误,参见直方图问题修复
如何来看待直方图呢?下图是从格尔木出发到易做图的海拔高度变化图。是不是和上面的直方图很相似呢?
可以看到起点的海拔是2815米,终点的海拔为3654米,在大约四分之一的地方是风火山口,海拔为5010米。大约一半的地方是5231米海拔的唐古拉山口。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思维来看待直方图,如下图,直方图中X轴方向代表了亮度的“里程”,左端代表的亮度为0,右端为255。所有的亮度都分布在这条线段上。所以这条线所代表的也是绝对亮度范围。
如果说直方图中的绝对亮度范围就相当于里程,那么Y轴方向上的“海拔”,则代表在某一级亮度上,像素的数量。正如同上图中位于中部的唐古拉山口是最高海拔一样,在下图中约四分之三处的像素数量最多。
在直方图中移动的时候,统计数据会显示目前所处的亮度色阶,以及该亮度色阶上的像素数量。如下左图。也可以拖动选择一个范围,统计数据会显示所选的范围的色阶值,以及范围中所包含的像素数量。如下中图。在使用曲线等工具的调整过程中,直方图也会同时给出比较效果,原亮度色阶分布以灰色显示,新分布以黑色显示。如下右图。不过没有类似信息调板那样的数值对比功能。
现在知道如何通过直方图判断图像中是否有纯黑和纯白像素了吧?就是将鼠标移动到0或255色阶位置,看看像素数量是否为0即可。
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直方图Y轴所代表的像素数量,可能会有超出窗口上限的情况,因此不能单凭视觉来判断像素数量,要以统计数据为准。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在Photoshop中制作较大尺寸的图像,直方图右上角可能会出现一个警告标志。这是因为如果图像较大,电脑计算直方图的工作量也较大,为了保证显示的即时性而采取了粗略计算的方法。将来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提高,这种情况就会改善。
粗略的直方图和统计数据可能和真实情况有一些出入。点击这个警告标志即可看到正确计算的结果,可也双击直方图区域或按上方的按钮。论亮度的合并
前面我们都是改变曲线的中间部分,现在我们来改变一下曲线的端点,将高光点往左平拉一些,观察下方的输入数值为200,输出为255。如下左图的样子。这时图像变为下中图的样子。注意观察右边所演示的直方图变化。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图像变亮了,然后观察直方图,可以看到原先没有像素的高光区域现在充满了很多像素,并且达到了右边界。达到右边界说明什么呢?因为直方图亮度色阶方式的最右端代表了最高的亮度。所以直方图达到右边界说明了这时候图像中有一部分像素达到了255级亮度。
再深入一些来看上左图,高光点往左平移说明了什么呢?我们说过这个点代表了最亮,也就是说它所在位置的像素就是最亮的。它原本是处于绝对亮度值的255处,现在移动到了200处,那么这200处就要“听从指示”提升为255亮度。而原先的201、202等亮度理论上应该变得更高,但是亮度的最大值是255,因此它们最高也只能达到255。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原先亮度值为255至200的像素,都统一变为255。
如下图所示,处于红色斜线区域内的是原先亮度值在200至255之间的像素,在绝对亮度上应该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在提升后都变为了纯白。我们对曲线的这种操作,其实也可以称为是对亮度的合并操作,将200至255合并为255。
说到合并,大家就对这种操作有了个形象的概念了。但是同时也会有一个疑问,200至255合并后的亮度就一定必须是255吗?能不能是200?或者其他的亮度呢?如果学习到这里自然而然想到了这个问题,说明你是真的用心在学习。这个问题我们放到后面去讲解。先来说说这种合并对图像的影响。
在白色的画布上画画,一定要用非白色的颜料才能看到绘画的效果。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图像中分辨出事物,是因为图像中各部分有着不同的明暗对比,这种对比构成了图像的细节。那么我们前面所做的合并亮度的操作,将200至255这些原本有着55级亮度差的像素,都合并为了一个亮度255。这势必会导致图像的细节丢失。注视下左图两个红框处的云,是不是觉得原先看得到的云彩细节在调整后消失了?
我们还可以使用魔棒工具,打开如下左图,用同样0的容差在两个红框内左上方同样(目视对比即可)的位置点击。产生的选区效果如下右图。左边有选区吗?有,非常微小,就1像素大,不加以提示几乎看不到吧。而右边的选区就如同一首散文诗中所说的:那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啊。只不过我们这里是白花花的。
为什么会有如此重大的差异?就是因为原先有着非常多变化细节的云彩,在曲线操作后许多像素亮度被提升到了255,使得原本有差异的部分变得没有差异了,所以魔棒工具才可以一马平川地选取了一易做图区域。
大家可能会觉得,原图那看起来灰蒙蒙的云彩,能有多少亮度变化?改变一下会差这么多?OK,为了让大家信服,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说话。
我们使用矩形选框工具〖M或SHIFT_M〗选择下图红框左上角的一块区域,注意信息调板中XY的数值,在45,20处按下鼠标,并按着SHIFT_键画一个宽度(信息调板中W数值)为10像素的正方形选区。这个选区只有100像素大。如下左图,这时直方图调板中就会显示着这个选区内的亮度色阶,用鼠标选取直方图调板中有像素存在的所有色阶。如下中图,注意统计数据中左侧的“像素”表示选区内的像素数量,而右侧的“数量”则表示在直方图中,鼠标所选中的色阶范围内所包含的像素数量。两者必须相等才说明我们完整选择了所有色阶范围。
现在看看统计数据中的色阶,是205至220,说明在这100像素中,有16级亮度的变化。没想到有这么多吧?
还不止呢,这里只显示亮度值,而在同样亮度中还可以有很多不同色相存在。就如同本课开头第一张图片所说明的那样,同样是深色,既可能是深红色也可能是深蓝色还可能是深绿色。魔棒工具是根据色彩差异来作为判断标准的,而不仅仅是亮度。所以我们将直方图通道切换为RGB方式,选取其中所有存在像素的色阶(注意统计数据右侧的数量应为300,这是因为RGB方式综合了3个通道的像素)。观察变化范围:199至225共25级。
Look,在一块这么小的地方,对于魔棒来说就意味着25个不同区域。所以别太相信自己的眼睛,人眼对细节颜色差异的判断力远赶不上电脑。
明白了上面的合并高光区域的道理后,就可以用同样的思维去理解合并暗调区域,如下左图是合并暗调区域的曲线,代表原先0至65亮度都被合并为了0。图像暗调区域就增加了。右图是图像变化的效果。
虽然我们知道了通过曲线来调节的方法,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我们如何知道图像中某一点的亮度是多少,以及在曲线上它又位于哪里呢。
我们前面知道在曲线调整中,可以将鼠标移动到图像中观看信息调板数值,那么在图像中按下鼠标,曲线设置框内就会出现一个空心圆点,这个圆点的位置就是鼠标所在位置像素的亮度。如下图。如果按住CTRL_单击,就可以在曲线上产生一个控制点。如果不按住CTRL_单击则会将颜色选为前景色,选为前景色与曲线调整效果没有任何关联。
我们来回顾一下,亮度合并是怎么形成的。其实我们在之前的所谓合并亮度,严格说来只是提升亮度的操作,并无合并一说。
打个比方,在一幅图像中,1万像素的亮度是100,1万像素是180,还有1万像素是220。那么
1:统一增加25,得到的理论结果是125,205,255。
2:统一增加50,得到的理论结果是150,235,270。
3:统一增加100,得到的理论结果是200,280,320。
在第一种情况下,有1万像素达到了255的最高亮度。在第二种情况下,尽管有些像素的理论数值已经超出255,但由于255是最高限,因此位于255亮度的还是1万像素。那么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有2万像素位于255亮度。尽管它们的理论数值并不相等,但由于最高限的因素,它们都属于255这一级别。
当以上的第三种情况发生时,就产生了亮度的合并现象。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证明,如下左图,在其中将鼠标放置在直方图最高峰处,看到的像素数量是2062。然后200至255合并为255,再看最右端255色阶的像素数量,是13435。这就是合并后导致了最亮处像素总量的增加,因为有许多像素被限制而聚集在255处。
改变后的直方图中255色阶处的“山峰”,理论上应该非常高才对。大家可以大致推算一下:改变前2062的数量就已经位于直方图最高处了,13435就该是6倍多的高度。如果要完全显示出来,要么6倍扩大直方图调板,要么按比例6倍缩小整个色阶分布图。扩大调板自然是不可行的,如果缩小色阶分布图那么原先就不是很明显的细节就更看不清楚了。考虑到实用性,Photoshop采取了一刀切的解决方法。
所以,不能单凭直方图高矮来估算像素的数量,而应该参照统计数据。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前面提到过一个问题,200至255亮度合并后是否只能是255呢?不是的,合并以后的亮度可以再作调整。如下左图,将高光点移动到输入200输出150的位置。这就意味着将255至200的亮度合并后降到150。图像调整效果如下中图。此时将鼠标移入直方图调板测量,会发现在150色阶之后就没有任何像素了。如下右图。
那么同理,也可以将暗调区域合并后再总体提升亮度。如下3图。这样一来,全图的像素亮度就被限制在80至150之间了。可以在直方图调板中选择80至150的范围,会看到像素数量已经相等,证明已经代表了全部像素。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选中代表高光和暗调的两个端点才可以进行上述的调整,自行增加的控制点永远只能是中间调,无法代替端点。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知道,无论高光点单纯左平移,还是同时往左和往下,都是合并亮度。只不过前者合并到255,后者合并到其他数值。那么来看看下图的情况,单纯把高光点往下移动,这是否也是合并亮度呢?大家可以结合前面有关合并亮度的解释,自己思考一下,再往下看。
其实判断亮度是否被合并,可以从直方图中一眼看出。如下图从左到右分别是原图、200至255合并到255、0至65合并到0,三种曲线调整的情况。可以看出当合并暗调或高光部分时,直方图两端都会有明显的切边和像素聚集现象。
如下图是将高光点向下平移前后的比较。直方图中0和255处都没有出现像素的聚集现象。那么到底是否涉及亮度色阶的合并呢?
这个操作的实际效果就是整体降低了像素亮度。我们比较修改前后的直方图中所有色阶的分布,后者比前者的范围要窄。如果树木总量不变而种植面积缩小,单位面积内的树木数量肯定会增加。因此在像素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色阶范围变窄,在某一级亮度上就会增加像素。那么这也就是亮度色阶的合并。只不过这种合并没有在边缘被一刀切而已。像素还是按照原来的比例分布,不会造成在某级上大量聚集的情况。<上一篇电脑艺术设计易做图之路#7-图像调整2[page_break]单独调整通道曲线
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在曲线的RGB综合通道中调整,其实对于RGB格式的图像而言还可以单独对某一通道的曲线进行调整。
在单独通道中的曲线概念与综合通道中是一样的,也分为高光中间调和暗调。在课程#01的色彩原理中我们学习过,纯白是由RGB都处在最高发光级别构成的,纯黑是由RGB都不发光构成的。掌握了RGB色彩构成原理后来看单独的通道曲线就不会觉得困难了。而如果对于色彩原理部分还没有完全掌握,则会相当吃力。
对于一幅既定的图像而言,单独改变某个通道的曲线,会造成色偏。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把红色通道曲线的中间调往Y轴增加,就如同我们刚学习曲线所做的那个调整一样,就意味着红色在图像中被增加了,那么图像肯定就偏向红色。增加绿色就偏绿,增加蓝色就偏蓝,这3个应该都能够想得明白。那如果减少红色呢?图像会偏向什么颜色?看,为什么刚才我提醒你们要先掌握色彩原理,在这里就派上用场了。理解了色彩模式中的内容,现在就能够很快判断出:减少红色图像将偏青,减少绿色图像偏粉红,减少蓝色图像偏黄。这种现象称为反转色(互补色)的此消彼长。
如果听不懂上面我在说些什么,或者是中途加入的读者,最好先参阅《#1-色彩模式》,务必掌握后再继续往下学习。课程安排是有计划的,最好从头学习下来并完全掌握,以免产生知识断层。这套教材将会印刷出版,如果教程中的内容有实在难以理解的,那不是你们的问题,而是我写得不好。请将问题记下并向我反映。我是赵鹏,QQ号码7070770,邮件地址是zpaway@msn.com。
好,我们继续。现在我们不再详细叙述曲线调节的方法了,通过一个实例来边感受边学习。我们用的还是前面的这张图片,如下图。这是我在阴天拍摄的,所以看起来画面很一般。现在我们要将它调整为一幅灿烂的黄昏。
先来分析一下思路,既然是黄昏,天空就应该是金黄色的,所以天空部分就要偏金黄,金黄是由红色加黄色混合而成的。那么就应该让天空偏红和偏黄。偏红就是增加红色,偏黄就是减少蓝色。
再者,天空部分在曲线中是靠近高光区域的,因此这个操作总结起来就是:增加红色高光和减少蓝色高光。如下2图。
下左图直方图调板的显示。从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红色的增加和蓝色的减少情况。右图是改变后的图像,已经有很明显的金黄效果了。
然后在RGB综合通道中再作一些调整,让原本属于暗调和中间调的部分下降一点,暗一些以衬托天空。将高光部分的天空再加亮一些。如下左图。这样就得到了很灿烂的黄昏颜色。
这样的效果是比较艳丽,但看起来太假了,注意图中远处的青山都偏向了黄色,如果要保留青山的本色该如何做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青山是处于中间调的(可在调整曲线时在青山处按下鼠标,曲线上将出现指示),而刚才在调整红色通道和蓝色通道的时候,中间调部分也随着高光端点移动了一些距离,那么我们就应该将原来属于中间区域的继续留在中间区域。因此将红色通道和蓝色通道的曲线做下列调整。将两条曲线的中间调留在原处。
这样调整出来的图像看起来就较为真实了。但是我们看到,湖面也恢复了原色,这是因为湖面也属于中间调。但是天空中如此鲜艳的云彩,湖面上也应该有倒影才对。如果即要保留青山的颜色,又要调整湖面的颜色,现在我们是做不到的。
也不能说完全做不到,可以通过非常精细的选区来控制各个地方的调整效果,但非常麻烦。别着急,在后面的课程中学习了图层蒙板后,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小菜一碟了。
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种感觉?那就是照片拍得差些没关系,只要会调色就可以创造美景。哈哈,的确是这样。特别对于数码照片来说,用Photoshop来做色彩调整是非常方便的。本教程中的许多图片就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在后面的教程中我也会讲解一些基本的摄影技巧以便大家自己去拍摄素材。Photoshop可以创造美景,却代替不了你真正面对美景时的心情和记忆。
我喜欢骑自行车旅行,大部分风景都是在途中拍摄的。这也是为什么前面的图片中常出现自行车的缘故。嘿嘿,认好了,没准哪天就会见到它,如果我不在旁边,那就是车被人偷了,赶紧告诉我。
论色阶的断层现象
在前面的曲线调整中,如果将直方图设为RGB,就常会在调整后看到直方图产生的断层现象。如下图示范了调整RGB曲线前后的RGB直方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调整后的RGB直方图中的色阶有“篱笆状”,开启统计数据用鼠标测量“篱笆间隙”会发现像素为0,说明这个色阶上没有像素存在。这就是所谓的色阶断层。
那么色阶断层是怎么产生的呢?
其实很简单,从上图就可以得知,曲线的调整扩大了原本狭窄的色阶范围。那么原先在狭窄范围内的像素,就要按照扩大的比例,去适应新范围的分布。但是这扩大的比例并不是整数。Photoshop图像处理核心的计算精度是万分位,也就是说这扩大的比例是类似1.3795这样的数值。那么我们来计算一下原本处于114、115、116这3个连续的色阶在扩大后的数值:
114×1.3795=157.263
115×1.3795=158.6425
116×1.3795=160.022
我们知道色阶的数值是整数,那么计算的结果也必须取整。所以扩大后的色阶应该为157、159、160。其中可以看出其中158色阶被跳过了。那么158级在调整后直方图中就成为了“篱笆间隙”。原本处于连续的色阶,在扩大后变为了不连续,就形成了色阶断层。
这也是为什么看起来断层总是间隔一段距离出现的原因,因为误差的产生也是间隔的。并且Photoshop的图像核心也主动将这些误差尽量分布在全色阶范围中,以免造成在某个范围内集中出现误差的情况。
所以,色阶的断层是因为扩大色阶范围造成的。
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原图的色阶是没有达到全范围的,即没有达到0和255端点。那么如果说图像本身的色阶就已经达到全范围,是不是就不会出现误差呢?不是的,即使原来的色阶已经充满0至255全范围,还是会造成色阶过渡部分的计算误差。这是因为我们在前面学习过的,像素在直方图左右端点的合并现象。
那么,缩小色阶范围是不是就不会造成断层呢?是的,原来连续的色阶在缩小后还保持着连续性。缩小计算只会产生重叠的级别,但不会产生断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知:
114÷1.3795=82.6386
115÷1.3795=83.3635
116÷1.3795=84.0884
取整后为83、83、84。可以看出原本114和115色阶被合并了。那么色阶82岂不是又闲置了?不会的,大家用113÷1.3795就会明白。
如何避免断层产生呢?
除非你不扩大色阶范围,否则断层现象在所难免。
断层会对图像造成影响吗?
既有影响又没有影响。有影响是绝对而言的,既然色阶少了肯定是一种影响啊。没有影响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是给地球人看的,断层存在与否并无区别。你的眼睛能分辨出色阶断层吗?
断层如何修复?
很简单,如果改动图像像素总量,或者改变色彩模式,Photoshop会重新填满色阶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改动图像像素总量指的是【图像>图像大小】或自由变换〖CTRL_T〗这样的针对全部像素进行“全局调整”的操作。而【图像>画布大小】及裁切工具〖C〗属于“区域调整”,因此无效。有关自由变换及裁切工具我们将在以后介绍。
还有,如果使用改变色彩模式的方法,需要注意我们在课程#01中提到过的不同色彩模式的色域问题。由于LAB色域比RGB和CMYK都要广,因此最稳妥的方法是先转为LAB模式,再转回原先的模式。
最后,Photoshop的内部运算远比我们以上的举例要复杂。在这里我们是做了一个易懂的比喻以方便大家的理解。
自动及黑灰白场
在曲线调整框右方有一个自动的按钮,它的作用是使RGB3个通道中的色阶扩展到全范围。如果图像是CMYK模式就将CMY通道扩展到全范围。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偏色。
还是拿我们上面那张图片来说,我们看一下它的各通道的直方图,发现RGB之间相差不大,RGB的山峰和低谷都在相近的位置上。如下左图左边部分。使用自动功能以后效果如下左图右边部分。同时大家也可以在曲线设置框中切换到不同的通道,就可以看见自动功能改变曲线的效果。
自动命令有多种作用方式,如果使用结果与下图不符,点击曲线设置框的选项按钮,将算法选为“增强每通道的对比度”。并勾选下方的“存储为默认值”。如下右图。其余的算法方式暂时不要求掌握,大家如有兴趣可在学习完本课后自行探究。我们将会在下一课中学习。
现在我们使用另外一张拍摄天空的图片,如下图。
我们也使用色阶的自动功能看一下效果。如下图。发现改变后的图像颜色发生了严重的偏离。这是为什么呢?仔细看调整前的通道图,可以看出原图的暗调部分是没有蓝色和绿色存在的。而自动调整后,绿色和蓝色都分布到了暗调区域,使得暗调区域的颜色变深了。同时可以看出调整后蓝色在高光部分的分布也减少了,因此高光部分的云彩光线不再那么蓝了。
看了上面的直方图,大家也许会有一个疑问,看起来调整前红色分布在暗调区域较多,那为什么图像中暗部不会偏红色呢?原因很简单,红色直方图在暗调区域较多代表的是大部分的红色只发出很微弱的光,换句话说就是红色光在画面中的成分很少。将直方图转为亮度色阶就明白了。如下左图,在红色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几乎没有亮度。没有亮度那当然看不得见啦。
在RGB色彩模式下,无论高光还是暗调,都要有至少两个通道存在一定的像素,才会体现出高光或者暗调的画面效果。如果只有一个通道存在像素是没有效果的。而上图正是在暗调区域只有红色存在,没有绿色和蓝色。因此可以判定这幅图片没有暗调区域。而亮度直方图的显示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调整以后,绿色和蓝色也被拉到了暗调部分,此时才显示出深色的效果,也可以从如下右图的亮度直方图得知。
<上一篇电脑艺术设计易做图之路#7-图像调整2[page_break]因此,在概念上不要把亮度色阶等同于RGB色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大部分情况下亮度色阶和RGB色阶差距不大,但判断图像中真正的,被人眼所感知的,RGB三色光混后的最终明暗度,应以亮度色阶直方图为准。但是在调整图片时,有时也需要使用RGB直方图,在后面就会介绍。
另外,自动命令改变的单独的R、G、B通道曲线,对于RGB综合通道的曲线是没有影响的。所以我们可以在使用自动功能以后,再做一些调整。实际调整图像的时候,也都经常是需要融合几种操作共同作用的。
在曲线设置框右下角位置有三个吸管,它们的作用分别是设置黑场,设置灰场,设置白场,使用它们在图像中点击,意味着将点击处的像素作为纯黑、纯灰、纯白。不过有可能造成图像的原色调偏差,事实上它们也最经常被用来修正色偏。
如下左图,这是在一座岛屿的公路上拍的领头羊,图像整体有轻微的偏绿现象,如果手动调整,就要在绿色通道曲线中下降暗调的部分。由于拍摄时候画面中还有一辆摩托车以及远处的三轮自行车等,破坏了我们的构图,经研究,决定去除这些“闲杂人等”。完成后效果如下右图。去除的方法我们以后再介绍。
如下左图,将绿色压暗。图像中路面上的偏绿现象就得到了改正。这样看起来就显得比原图要自然一些。
这样的调整方式尽管行得通,但较为麻烦,因为要单凭视觉去纠正图像,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调整的通道不止一个,比如上右图在调整后又有些偏蓝色了,这样还要接着调整蓝色通道的曲线才可以。
根据经验,山羊头顶的毛应该是白色的。所以我们如果使用白场设定工具点击那个地方,就代表将此处像素设为纯白,即r255,g255,b255。Photoshop会自动调整RGB三个通道的曲线。这个效果我们可以打开直方图的全部通道视图中看到红色通道的变化。白场设定的效果如下左图。虽然比起前两张图来说只有细微的变化,但此时的色彩是最准确的。
在选定白场的时候要注意,由于场设定会影响所有通道的颜色,很容易造成高光合并现象。即使在看起来都比较亮的地方,点击的效果也会有很大不同的。就拿那山羊的头顶来说,就会有很多种白场的效果。点击了稍微暗一些的地方,就容易造成高光合并。因此要感觉一下是否有过度的高光合并现象,那会使羊毛失去纹理。如下右图。
如果设定不对,不必退出曲线设置框,在设置框中按住ALT_键后原先的取消按钮就会变为复位按钮,此时点击即可撤销本次进入曲线设置框的所有操作。如下图。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一个有取消按钮的设置对话框,如【图像>图像大小】、色相/饱和度〖CTRL_U〗等。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小技巧。
黑场设置工具和灰场设置工具也是一样的原理,将点击处的像素降至纯黑和50%黑,然后相应调整各个通道的曲线。大家可以自己试一下。
Photoshop默认的黑场为r0,g0,b0(HSB模式B为0%),默认灰场为r128,g128,b128(HSB模式B为50%),默认白场为r255,g255,b255(HSB模式B为100%)。双击这3个图标按钮会打开颜色选取对话框,此时可以指定新的黑灰白场数值。如果图像是RGB模式的,黑灰白场的RGB值应相等,也就是灰度色。因为如果将白场设为偏红,那么以后使用白场设定之后图像也将偏红。
如果更改了黑白灰场设定值,确认曲线操作后Photoshop会提示是否保存为默认值,如果不保存的话本次操作后Photoshop便会“忘记”而使用原来的场设定值。
为保证一致性,建议保留默认的黑灰白场设定值。实战调整数码照片
现在我们来讲解一些用曲线来调整数码照片的实例。开始前先复习一下曲线和直方图中色阶的内容。
在曲线调整中,按照数学平面坐标系来看,向下移动可以看作是Y轴方向的减少,向上移动可以看作是Y轴方向增加,往左移动是X轴减少,往右移动是X轴增加。那么从以前的几种改变端点的操作中,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注意,虽然我们讲解了曲线中的RGB单独通道,但是直方图调板中我们仍然使用亮度方式,注意不要混淆。
1:以RGB综合通道来说,如果缩短两个端点在Y轴方向上的距离(将高光端点在Y轴减少,或将暗调端点在Y轴增加),会导致直方图中像素的亮度范围变得狭窄,各种颜色的变化范围也小,对比程度下降。过度调整将使图像变得灰蒙蒙的。如下2图。
2:以RGB综合通道来说,如果缩短两个端点在X轴方向上的距离(将高光端点在X轴减少,或将暗调端点在X轴增加),会导致直方图中像素亮度范围被拉长。过度调整将使大量像素聚集于0和255处而丢失中间调。画面极亮极暗,颜色对比强烈。如下2图。
3:以单独的RGB通道来说,过度降低高光,或过度升高暗调,都会对整体亮度造成限制。使整体亮度最高值低于255,或最低值高于0。如下图,过度降低B通道的高光影响了整体亮度的上限,在亮度直方图靠近右端的地方出现了类似一刀切的效果。
调整数码照片的目的是为了在拍摄不足的前提下做些弥补,追求的是接近真实,舒心悦目的画面效果。
大部分的数码相机,都很难拍摄到充足的亮度范围,尤其是暗调。这是因为,由于电流的杂波干扰使得感光电子元件对黑色的感应不平稳,常造成“黑场下不去”的情况,就是说该黑的部分不够黑。在直方图中就表现为暗调部分缺失。而在阴雨天气下拍摄的照片,很容易因为光线不足而导致高光部分缺失。
这两个因素和在一起,造成很多照片看上去显得灰蒙蒙的,就如同我们上面的例子所使用的图。如果打开直方图,就会看到这样的图片色阶范围较为狭窄。那么我们就将色阶范围拉大,让0和255都有一定像素存在。如下左图。右图是调整前的直方图。
首先将高光点在X轴减少些许,暗调点在X轴增加些许,让亮度直方图达到全范围,但注意不要过度以免造成端点像素堆积。这样调整完后天空变得明亮了。但是整幅图片给人一种过亮的感觉,这当然和取景有关,天空占据画面的大部分必然会造成整体偏亮。观察直方图也很容易看到,大量像素聚集在直方图较亮的区域。
所以我们第二步在曲线中部建立一个控制点并减少它的Y轴,观察直方图中那片像素聚集区被拉长了。这样使得同样数量的像素分布在更广泛的亮度范围内,不再集中在一个小区域。并且是往暗调区域拉长。如果再往高光拉长(控制点Y轴增加)那就更亮了。
注意以上虽说是两步,却是合在一次的曲线调整操作里面的,而不是完成第一次调整后再次使用曲线进行第二次调整。
还有不要造成控制点的认识误区,不要认为控制点建立在暗调附近就是调整暗调,建立在高光附近就是调整高光。影响图像的是曲线形态,控制点只是改变曲线形态用的。大家可以把下图第二步的控制点在曲线上移动,不管移到什么地方,只要曲线形态一致,图像调整效果就一致。
再来看下左图,和下右的直方图。该如何调整呢?
我想,大家首先一定想到前面那种调整方法,就是将亮度范围拉长。没错,前面那种方法对于数码相片而言是最常用的方法了,可以说足够应付80%以上的情况。即使是一个幼儿都做得来,本教程既然名为易做图之路,大家就不能满足于这种“幼儿科技”。
我们首先来比较一下这张照片和上一张照片直方图的不同。如下2图,注意看比较两者从高光区域往中间调区域过渡的情况。可以看出前者过渡较为平缓,从高光往中间调区域逐渐平稳上升。而后者则较为陡峭,在某一级亮度的时候有一个急剧的上升。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结合本课前面部分展示的格尔木至易做图的海拔图就不难想象,这意味着如果提升高光部分,会造成大量像素整体提升。很容易形成像素在高光区域的合并现象。而合并现象会导致图像的细节丢失。这种现象在摄影上称为曝光过度。如下图是两幅图片同样处于曝光过度情况下的对比。为了让明显效果我们将背景设为黑色。[page]
从上图我们感觉左右两边的图像在调整后都有曝光过度现象,高光区域的云彩都有一些细节丢失。但是右边的效果更佳明显。看起来似乎在调整曲线的时候,右边调整的幅度大于左边。其实不然,两者都是将高光点设为输入195,输出255的位置。大家可以自己试试看。
那么为什么会觉得右边曝光更过度呢,有3个因素:
1:两者原始亮度色阶分布不一样,前面已经分析过,右边的色阶在调整时候很容易产生高光像素合并现象。这从直方图中可以看出。
2:两者在图像中,高光位置的分布情况不同,注意这里不是指直方图,而是指图像本身。仔细看两者,左边的高光点分布在画面中大部分地方,远近的云彩都有高光点。而右边图像的高光点就集中在画面的中部偏右。这样一旦有曝光过度的现象,右图由于高光点较为集中容易形成点状的高光区,而左图形成的是片状的高光区。试想一下将100个发光的灯泡堆在一处或分散在一个区域内,哪种看起来较亮?这就是人的视觉心理,也和人眼的生理结构有关系,当某一片区域很明亮时,感知其他区域的视觉神经细胞会减弱采光功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黑夜即使没有路灯借着月光或星光也可以看清道路,但如果前方有车灯向你照射反而看不清了。
在一片黑暗地方加一小块高光,或在一片高光区域加一小片黑暗。这种表现手法在设计构图中是很常用的。摄影取景也是,置于较黑暗背景下的主体显得层次分明,特别突出。
要记住,直方图只会告诉我们像素的数量却不会指示分布的疏密程度。因此不要过度依赖直方图,毕竟眼睛看上去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3:由于右图在高光的云彩处,参杂有属于暗调部分的电线杆和电线,因此它的曝光过度效果也更容易被察觉。很明显电线被过度合并的高光部分所吞噬。这也是一种需要注意的情况:易做图高光区域中的细微暗调,和易做图暗调区域中的细微高光,都很容易在合并高光与合并暗调的调整中被吞噬。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如前一幅图那样,通过调整中间调拉长高光或暗调区域的像素分布。
那么结合上面3个因素,我们就将图像做以下调整。
是不是有易做图呼上当?说了半天分析了半天看得头晕到最后这不是和前面那个曲线一样嘛。呵呵,这不能怪我,正如同一种药物可以针对多种疾病一样,这种形状的曲线我称之为“高光万能曲线”。只要是图像中有较多的高光部分(约四分之三)而暗调只占少数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曲线都可以调整的很好。判断图像是否属于这种类型也很简单,在直方图中如果大部分像素聚集在中央右侧,就说明大部分是较亮的像素。不过我们在前面的分析对于以后还是有指导性意义的。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使用自动功能调整的效果。
注意,直方图不能都以亮度色阶为准,有时候要以RGB色阶为准。设想一下,如果图像中高光部分偏红,而绿色和蓝色相对较少,那么在亮度色阶中高光部分也是较低的。这种情形在图像中色彩较少的情况下尤为突出。比如下左图。在亮度直方图中暗调部分就很少,如下中图,就是因为绿色和蓝色在暗调成分不多。如果切换到如下右图的RGB色阶直方图,就看的比较全面了。
那为什么前面不直接使用RGB方式呢?那是因为前面我们一直在讲解亮度,使用亮度直方图容易理解。现在遇到这种情况了,我也才有机会告诉大家RGB直方图的用处。
那我们就使用曲线将上面那幅图像调整一下,调整的原则还是一样,让全色阶范围充满像素。如下左图是参照RGB色阶调整的,下右图是参照亮度色阶调整的,可以看出这时如果参照亮度色阶调整会造成极大的误差。
那么这幅图像是否适用“高光万能曲线”呢?不行,因为图像中的高光部分比例并不是很大(注意要以RGB色阶直方图为准)。如果使用那样的曲线,会将本来属于中间偏暗部分的砖墙变得偏暗。由于其分布面积大,在视觉上会造成比较明显的黯淡感。如下2图。
如下左图,是在室内灯光下拍摄的照片,有严重的色偏现象,使用白场设定工具点击衣服上的较亮区域(221,181处),效果如下中图。这样虽然修正了一些色偏,但图像看起来还是偏黄色,尤其是人物的皮肤。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增加蓝色(蓝色与黄色是互补色)。由于皮肤属于中间调区域,因此我们进入蓝色通道曲线,在曲线上增加一个控制点,可在随意位置点击增加控制点后输入数值。数值为输入56输出131。得到如下右图的效果。
由这个效果可见白场设定可以将某一点设为纯白,但是对图像整体色调的平衡能力有限。因此白场及黑场和灰场并不是万能的。
下图的照片是在登山及顶后拍摄的,可以看见蜿蜒的山路。现在想要提高对比度。通过RGB色阶直方图可以看到像素亮度已经布满全色阶范围,那么此时如果采用合并高光或合并暗调的方法,会造成过于强烈的对比,且会损失很多高光(图片上部的田野)及暗调(下部的树木阴影)的细节。因此保留曲线的高光和暗调端点不动,在曲线上设立两个控制点,数值分别为178,203和61,54。这样形成的S形曲线既能增加明暗对比,又不容易造成亮度合并。
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上图其实还有轻微的偏绿,但由于画面中树木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种偏绿反而能够提高画面的观赏性。大家可以下降绿色试试看,尽管更真实但不一定更好看。我们调整的目的是真实性和观赏性的结合,过分追求其中一个都是不平衡的。
如下左图,图像色彩丰富,单独的RGB通道中有着近乎相同的色阶范围,使用自动功能后各通道达到最佳的亮度范围,如下中图。但是由于蓝色通道原先在高光处分布较少(因为是夕阳),这样使用自动功能后之后高光区域会略为偏蓝,如下中图背景的房子外墙。那么接下来就对背景的房子外墙使用白场设定。注意外墙上有较深的缝隙,不要将白场设定到那里去了。
<上一篇电脑艺术设计易做图之路#7-图像调整2[page_break]下图是给人的感觉是整体较亮,从亮度色阶直方图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像素集中在高光区域。因此将曲线的中间调向下移动,把色阶的分布“拉平”一些。这样看起来就较为舒适了。
下图是用电脑摄像头拍摄的照片。在使用自动命令后,再将暗调部分下降一些,这样深色的衣服更能衬托面部。然后做一个S型的调整。S型曲线的优点前面已经说过了,可以在不明显造成高光合并和暗调合并的前提下增加明暗对比。
下左图是在住宅小区拍摄的照片,下右图是它的直方图,从中我们看到大部分像素集中在偏暗调的区域,整个画面显得较暗。给人一种阴暗角落的感觉。
按照以前的做法,就是提升高光点,合并高光。虽然这样做是可以提升整体的亮度,但是要注意亮度直方图中高光点已经有很多像素存在,观察画面中远处阳光下的景物已经很亮,如果合并高光,就会造成这部分景物的像素大量合并,从而失去细节。如下左图。因此我们提升中间调,使图像在不合并高光的同时提高了画面的亮度,直方图中色阶分布也趋于平稳。此时照片给人一种阳光明媚的感觉,如下右图。
在人像摄影中,常出现人物曝光不足(即没有足够的亮度),或背景曝光过度的情况。在普通全自动数码相机上尤其突出。这通常是由于取景方式不正确或闪光灯使用不当造成的。具体的成因和解决方法我们会在以后课程的数码摄影常识中介绍。
针对这两种情况,Photoshop专门提供了暗调/高光【图像>调整>暗调/高光】工具来应付,它可以很简单地修复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的情况。虽然它不属于曲线工具,但因为对于调整数照片很有用处,所以我们在这里先简略示范一下使用效果。默认的设置已足够满足大多数的需要,勾选“显示其它选项”将会出现更为详细的设定,详细的使用方法将在以后课程中介绍。
如下是一幅人物曝光不足的照片,将暗调设为60%后的调整效果。前面例子中有一张照片和这张是在同一时刻拍摄的,知道是哪张吗?
下面3图是一个局部曝光过度的图片,将高光调为40%后的效果。
由上面两个例子得知,这个工具的调整效果也并不是非常完美的。事实上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都很难在后期通过调整来修复。最佳的方法是:学习教程后期有关摄影常识的内容,去拍摄完美的照片吧!
曲线的意义巨大,不仅对于Photoshop,对于其他图像软件甚至是视频和三维软件来说都有共通性。我们将Photoshop介绍得如此详细,就是为了大家以后能够在学习其他软件的时候能够平滑顺畅地理解这些共同的特性。因此务必深刻理解好曲线。
制作网页翻转按钮
大家经常在一些网页中看到一种会随着鼠标的接触而变色的按钮,参见范例网页。这称之为鼠标翻转效果,这是根据英文rollover翻译而来的,其实不是很符合中文的语境。其原理是利用两张图片,平时显示一幅,当鼠标接触后换成另外一幅图片。如下图。这样看起来好像是鼠标接触的时候按钮变亮了。现在我们来动手制作,首先在Photoshop中将它们制作成图片,然后再做成网页。
1:首先新建一个400×300的白底图像,新建一层,利用形状工具椭圆〖U/SHIFT_U〗,在公共栏选择第3种绘图方式(填充像素),调出信息调板〖F8〗观看数值,用任意颜色在新建层中间位置画一个直径40左右的正圆(按住SHIFT保持正圆)。如下图。
2:【窗口>样式】调出样式调板,点击右上角圆三角按钮,选择“替换样式”,在出来的样式列表目录中选择“Web翻转样式”,确认目前选择的是新建层,然后使用“选中状态的蓝色胶体按钮”样式。如下图红色箭头处。大家也可以自己选择其他颜色的。
3:将新建层与背景层合并,然后【图像>修整】,如下图所示。确定操作后图像将被裁剪为和所画的圆同等大小。这个命令的作用是根据左上角第一个像素处,或右下角最后一个像素处的颜色,在我们这幅图像中这两个地方都是白色。然后就将画面中连续的白色部分裁剪掉。这就好像现实中打印图像之后将纸张的边缘裁剪掉一样。
4:将背景图层复制一层,对复制出来的图层使用曲线工具,合并高光和暗调区域(高光点229,255;暗调点60,0),形成加亮按钮的效果。如下图。完成后我们得到两个图层,分别是暗色按钮的背景层,和亮色按钮的背景复制层。如果以上步骤无法完成,可以使用s06_01.psd范例文件。
5:使用【文件>在ImageReady中编辑】〖CTRL_SHIFT_M〗,或点击工具栏最下方按钮,将会跳转到ImageReady中,这是Photoshop附带的一个软件,用来制作动画和网页。我们找到Wen内容和图层两个调板,如下图。后面的操作就是由这两个调板配合完成。
在完成以上5个步骤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制作鼠标翻转效果了。开始之前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制作的原理。范例网页大家也看过,是随着鼠标的接触而发生的。这里涉及一种概念,叫事件和方法。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由许多事件和方法组成的,比如口渴是事件,喝水就是解决这个事件的方法。肚子饿是事件,吃东西就是方法。想学习是事件,看《易做图之路》就是方法等等。
这其实就是一种编程的思想,和人一样,电脑也是由事件和方法组成的一套逻辑系统。所以下面我们也要按照这种思路,去创建一个事件和解决方法。这个事件就是鼠标接触事件。平时鼠标不接触,我们只显示暗色按钮层(背景层)。而在鼠标接触的事件发生后,显示亮色按钮层(背景副本层)。
点击Web内容调板下方的新建按钮,将建立一个翻转设定。位于上方的s06_01_01代表正常状态,因此我们要在图层调板中隐藏背景副本层,如下左图。
位于下方的Over代表鼠标接触事件,因此我们在图层调板中显示背景副本层并隐藏背景层(在这里由于图层的遮盖关系即使不隐藏也不影响最终效果)。如下右图。可以从Web内容调板中看到平时和鼠标接触两种不同的效果。
好,这样我们就已经完成了制作,主要保存文件。现在点击工具栏上的按钮即可在ImageReady中预览将来做成网页后的实际效果。在图象窗口可能出现如下图的橙色外框并标有序号。这是切片的序号。如果觉得不好看可点击工具栏中的按钮隐藏切片。有关切片的概念和使用我们将在以后介绍。现在大家不必深究。如果以上步骤无法完成可使用s06_02.psd范例文件继续。
果要做成实际的可以在网页浏览器中打开的网页,就要使用【文件>将优化结果存储为】〖CTRL_ALT_SHIFT_S〗。在出现的保存对话框中,保存类型要选择为“HTML和图像”,设置选项为“默认设置”,切片选项为“所有切片”。文件名可自行决定,但不要使用中文。保存的位置默认是个人文档的位置,可自行更改(如桌面)。
确定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个如下图的警告框,提示文件名兼容性问题,可不必理会,按下好按钮即可。
这样将会在指定的目录中会产生一个.html文件和一个images目录,如果要移动目录位置必须两者一起移动,否则图片无法在网页中显示。因为网页文件并不能包含图片,图片存放在images目录中。
这样的操作就成为输出操作,将Photoshop中的图象输出成为了其他的格式。同时大家也要保存好这个图像的原始psd格式,因为以后我们还要“老瓶装新酒”,在这个范例的基础上增加动画效果。参见范例网页。大家也可自行打开s06_03.psd文件研究一下。注意要退出预览模式(按钮)才可以保存文件。ImageReady可以直接保存psd格式,动画设定也会随之保存。
虽然曲线工具在这一小节只占有很少的部分,但也是很重要的,没有曲线的加亮效果,后面的一切也都无从谈起。曲线的类型运用在网页设计制作中是很常见的。
这是我们第一次真实地将自己的作品做成网页格式,大家肯定有很多地方不明白。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这没关系,随着本系列教程在以后的课程逐步增加更多的网页相关知识,这片迷雾也会逐渐散去,大家将会发现来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事实上Photoshop和ImageReady在网页制作方面来说功能十分有限,如果要有更多更好的功能,还是要使用专门的网页制作软件才行。我们在以后课程将学习到一个专门与Photoshop和ImageReady配合的网页制作软件GoLive,它可以完全兼容ImageReady产生的网页代码。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创建以上的翻转效果,并且还能有更多的变化。Photoshop CS直方图问题修复
某些简体中文版本的直方图显示存在错误,请参照以下方法检查是否有此错误。
1:打开范例图像文件,调出直方图调板【窗口>直方图】,点击圆三角按钮,选择为“扩展视图”和“显示统计数据”。在直方图中部按下鼠标拖到最右端,观察统计数据中的色阶范围数字,是否显示完整是否完整并且到255结束。如下左图是错误的显示。下右图为正确显示。
2:在直方图区域右侧靠近边缘的位置按下鼠标不放,观察色阶的数值是否接近250,如下左图是错误的显示,下右图为正确显示。
如果发现了有显示错误的现象,先关闭Photoshop,用记事本打开Photoshop安装目录下Required子目录中的tw10428.dat文件。
查找"$$$/HistogramPalette/StatText/Cache=高速缓存级别:",其位于第7667行(或附近)。将高速级别4个字删除,只保留缓存2字。保存后退出。再启动Photoshop即可解决。删除和保留的文字可自行决定,但必须至少删除3个汉字才能解决问题。
如果Photoshop安装在默认的目录(C:\Program Files\Adobe\Photoshop CS)
可点击开始菜单选择“运行”,或按下〖Win R〗。Win键就是位于键盘左下角CTRL与ALT之间的Windows徽标键。
在运行的窗口中输入如下语句,即可直接在记事本中打开该文件:
notepad C:\Program Files\Adobe\Photoshop CS\Required\tw10428.dat
修改tw10428.dat文件时候请注意,此文件是Photoshop中文界面的字符文件,改动不当可能造成界面显示错误。如果删除该文件或移动出Required目录,Photoshop将以英文界面启动。因此请做好备份,谨慎操作。如果错误操作且无法挽回,必须重新安装Photoshop。<上一篇CopyRight © 2022 站长资源库 编程知识问答 zzzy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部分文章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