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编程学习 > 网站相关 >>

互联网产品设计进阶(15)用心关注项目的进展

别了论证阶段之后,你就会明显感觉到,开始有许多人在你背后催促:快点,不要耽误了工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紧迫感日益加剧,可是,我们还是会听到抱怨:项目为什么会进展这么慢?

不可否认,面对一个新的项目,你可以找出各种理由来安慰自己,可是现实往往很无情,因为市场不会等你。科学合理的控制项目进度,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里程碑与前进的障碍
在小型软件项目中,一个程序员能够完成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到测试的全部工作。但是,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人们无法容忍一个人花十年时间去完成一个需要十几个人一年才能完成的软件项目。

要了解进度,首先肯定要对整个设计周期有一个大概的掌握了。软件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占用的工作量大概占总工作量的40%~50%,大家经常谈论的编码工作可能只占全部工作量的10%~20%,而软件测试和调试的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30%~40%。(http://tech.sina.com.cn/s/2008-06-25/0911707314.shtml)

最普遍的办法,就是在项目实施中,将所有活动列成一个明确的活动清单,让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清楚有多少工作需要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里程碑事件是确保完成项目需求的活动序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里程碑是项目中关键的事件及关键的目标时间,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里程碑事件是确保完成项目需求的活动序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开发项目中可以将需求的最终确认、产品移交等关键任务作为项目的里程碑。

每周的项目进展会议是把握进度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每周项目更新状况,可以让新的项目成员快速融入团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修正,可以找出关键问题避免偏离航行路线。当然,在会议之久应该了解项目的实际进展,而开会的重点则在于找出关键问题,推进项目向前进。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困难坎坷,绕过去肯定是不行的,面对困难并解决困难,才是唯一正路。比如要解决某个公式编辑器的时候,如果现有的FCKEditor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要想法去找合适的替代工具,而不是在原地打转;如果第三方工具无法解决,就要积极参与到群资源、论坛等场合,打探一切可以解决的办法,最可怕的就是不闻不问、不了了之。

 

\

 

摧枯拉朽:扫清前进的障碍
按照这个原则,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些努力。

1.分析本项目的关键步骤,理顺思路,把自己不清楚的问题查明,特别是那些还关系到其他任务的重要部分。在周会上,让团队成员尽可能分享项目的最新信息,并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团队中的位置,但不是任何问题都值得占用会上的时间,毕竟大家的时间很宝贵。尤其是当某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偏离了主题时,一定要及时回归项目主题。

2.准备一个关键问题列表。在这个列表上,列出准备在会上与整个团队或某个成员讨论的要点。除整个团队的会议之外,注重与出现问题的成员单独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分析偏差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比如,剥离界面设计任务,解放程序员的工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项目的进展,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避免为了会议而会议,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繁文缛节是中国的一个特色,很多单位也是会议不断,这个在技术团队中,很容易招致人们的反感。最近,有两个公司关于会议的安排给了我很多启发。在了解一个远程教育产品的时候,某公司并没有安排专人从南京过来,而是通过远程会议系统之间召集我方技术人员参与,实时的步骤演示、清晰的桌面环境以及瞬间的反馈服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反,另一家公司动辄派一个不懂产品的营销人员过来,每次都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南北两地飞来飞去,不仅双方沟通很累,反应迟钝,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对比之下,哪个效率会更高呢?

4.高效率的讨论。留一些时间进行讨论,同时就讨论中未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尤其是当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还应积极整合相关资源,主动、积极地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要通过建立一种友好、热情的工作氛围,使整个项目有条不紊地取得成功。

5.合理看待新手与新人的加入。新人的加入,人多力量大,当然有利于整个项目的进度,尤其是新成立的项目组。但是,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智力劳动,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加入新的程序员往往会对项目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新手需要重新了解项目需求,项目前期的大量设计与论证,很可能会面临着偏差的问题,于是乎,工作进度便拖后了。为了缩短工程进度,必须充分发挥软件开发人员的潜力,尽力挖掘任务中的并行成分,采用并行处理方式来加快进度。

6.建立畅通的交流机制。程序员小组的正常技术交流能改进软件质量,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减少软件错误,降低软件测试和正确性维护的开销。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制定沟通措施和沟通渠道,使用飞鸽、邮件或QQ群等方式定期发布信息,及时解决工程过程中的各项问题。

试试这几个办法,也想听听各位的建议,继续总结中。

 

参考地址:html">http://tech.sina.com.cn/s/2008-06-25/0911707314.shtml

补充:综合编程 , 其他综合 ,
CopyRight © 2012 站长网 编程知识问答 www.zzzy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部份技术文章来自网络,